近日,《中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年度报告(2023)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)在全球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进展研讨会上正式发布。该报告由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、全球碳捕集与封存研究院、清华大学联合牵头,组织北京大学、浙江大学、中国石油大学、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、国家能源集团等单位共同编制完成。《报告》对我国CCUS技术研发、项目示范、政策部署等情况进行了分析,并针对碳中和目标下我国CCUS技术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应对建议。
碳中和目标下的CCUS技术定义:
综合分析
CCUS技术在全行业的应用及其未来减排需求,预测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中国CCUS减排需求为:2025年约为2400万吨/年(1400~3100万吨/年),2030年将增长到近1亿吨/年(0.58~1.47亿吨/年)。
2040年预计达到10亿吨/年左右(8.85~11.96亿吨/年),2050年将超过2亿吨/年(18.7~22.45亿吨/年)。2060年约为23.5亿吨/年(21.1~25.3亿吨/年)。
分行业看,考虑到中国目前的发电装机容量和能源安全的硬约束,火电行业将是CCUS的应用重点,预计2060年可通过CCUS实现约10亿吨/年的CO2减排量;钢铁、水泥、化工等行业在提高生产效率和达到生产峰值后将仍有部分CO2需要通过CCUS实现减排;到碳中和前夕,国内仍将有一部分温室气体排放无法通过常规技术手段完成减排,BECCS、DAC技术预计将贡献5~8亿吨/年的CO2移除量。
《报告》指出,据不完全统计,当前我国规划和运行CCUS示范项目总数接近百个,涵盖电力、油气、化工、水泥、钢铁等多个行业。其中超过半数的项目建成投产,具备二氧化碳捕集能力超过400万吨/年,注入能力超过200万吨/年。
《报告》认为,我国CCUS技术发展水平距离大规模商业化应用还有很大差距。为更好的支撑双碳目标实现,促进CCUS技术发展,应着力探索构建面向碳中和目标的CCUS技术体系,加快推进关键技术研发和大规模集成示范;推动相关制度法规和标准体系的制定,引导形成各主体都能有效参与的商业模式;继续深化CCUS等绿色技术领域国际合作与交流,加强人才培养和能力建设。